無論在哪家生產工廠,每天要做的決策都有數百項之多,而且大部分決策之間的關系都不大,甚至完全不相關。然而,所有決策都在影響著工廠的 業務。有許多解決方案在為不同的系統和制造過程提供各種指標和命令框,從而為決策任務提供支持。但是,這些解決方案一直無法實現彼此鏈接,因而不能反映出 工廠的整體情況。近年來產生出一個能真正發揮這一作用的新概念,那就是企業制造智能(EMI)
從技術角度而言,這指的是通過軟件解決方案連接工廠內不同數據源(PLC、DCS、SCADA、RDB、歷史信息系統、MES 應用程序等)的方法。連接之后即可獲取、關聯和處理所需的數據,為操作員、生產員工和經理提供相關信息和指標 (KPI)。給這些應用帶來的一個額外好處是,能夠根據公司要求逐個方面不斷開發,使系統能隨著工廠的發展而逐漸豐富完善。由于EMI易于實施,因此與目 前為止的大部分方案相比,其部署和維護成本也自然得到顯著降低。
此外,其操作十分簡單。以FactoryTalk VantagePoint EMI 為例。操作員、生產員工、部門經理或工廠經理都能隨時通過瀏覽器訪問他們所需的信息。為此還提供了多個顯示畫面。在畫面中可根據需要獲取更多詳細信息,并 且包含針對各個責任級別分配的命令框。即使在需要進行更加精確的自定義分析時,您也能夠獲取和保存自定義的報告并與公司其他部門共享。除此之 外,FactoryTalk VantagePoint EMI 還集成了 UPM(Unified Production Model,統一生產模型),可以集中顯示系統可訪問的工廠數據,以及在原始數據基礎上計算得出的工廠數據。舉例來說,假設一名生產線經理想要檢索一臺擠 出機的相關信息,他僅需在樹結構中將其找出并展開,即可查看與該擠出機相關的所有可用信息。
最后,實施 EMI 所需的基礎設施往往并不龐大,因為它是在現有系統基礎上實現的;它不需要獨立的數據倉庫,也不需要大規模的存儲系統或數據庫維護??偠灾?,它能夠幫助快速找出問題所在或改進之處,從而極大地促進工廠產能提升和政策的執行。